九游体育(集团)官方网站

九游官网入口:绿色革命!长沙产业澎湃新动能@湖南日报-九游体育集团
语言选择: 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您好!欢迎访问九游体育集团
为全球客户提供绿色、节能的铝材解决方案专注于高端门窗系统和全铝应用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0757-26368996
热门关键词: 2024建筑幕墙系统
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 行业资讯

全国咨询热线

0757-26368996

九游官网入口:绿色革命!长沙产业澎湃新动能@湖南日报

作者:小编 日期:2015-03-09 07:51:02 点击次数:

信息摘要:

九游官网入口:绿色革命!长沙产业澎湃新动能@湖南日报

  走进湘江新区氢能实验室,科研人员紧盯屏幕,新一代燃料电池的功率曲线正节节攀升;长沙经开区的广汽埃安工厂内,机械臂舞动如飞,每90秒便有一台新能源轿车驶下智能化产线;梅溪湖畔的光伏建筑幕墙如水晶宫般闪耀,阳光转瞬化作楼宇内的清洁电能……这座烟火气息与硬核科技交织的网红城市,正以一场以新能源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绿色动力革命”,掀起产业新浪潮!

  今年,比亚迪腾势D9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市场熠熠生辉,这款高端新能源MPV连续数月登顶销量榜首;在新加坡,其起售价超过160万元人民币,超越了传统的丰田埃尔法;在港澳地区,它拿下了新能源MPV销量冠军的宝座。

九游官网入口:绿色革命!长沙产业澎湃新动能@湖南日报(图1)

  长沙比亚迪基地具备年产数十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能力,产品涵盖乘用车、商用车等,为长沙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长沙拥有比亚迪、三一汽车、上汽大众、北汽福田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以及中车时代电动汽车等新能源商用车企业,整车产能和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九游体育官方网站

  今年1至8月,全市整车产量超过60万辆,同比增长15.7%。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达到80%,同比增长12.5%,已成为汽车产业增长的主引擎。

  除了整车制造,长沙在新能源装备领域也拥有领军企业。当120台身披“凌冠”战袍的中联重科新能源搅拌车列队驶出长沙产业园,湖南速迅物流的停车场瞬间化作钢铁森林。步入2025年,中联重科“凌冠”新能源搅拌车迎来市场持续追捧。一批批零排放、强动力、10分钟闪电快充的“绿巨人”,正在改写工程机械的碳排基因。

  9月19日,全球最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在中联重科长沙智慧产业城正式下线。凭借其新能源智能架构,成为全球同类产品中动力最强的拖拉机,标志着我国高端农机装备实现重大突破。截至2024年初,中联重科已推出170多款新能源产品,涵盖纯电动、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等多种技术路线,以及换电、插电作业等多种补能方式。

  中联智慧产业城项目规划建设全球领先的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基地。目前,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土方机械、高空作业机械、泵送机械、起重机械四大主机园区已全部建成投产,引入大量自动化生产线和工业机器人,实现传统工程机械的电动化、智能化升级。

  从车企集群领跑新能源汽车赛道,到装备巨头引领工程机械绿色变革,长沙正以多元产业龙头为核心,持续培养实力雄厚的产业领跑军团。这些龙头企业不仅夯实了长沙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根基,更引领着产业向更高质量、更绿色环保的方向迈进,彰显了长沙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劲竞争力与引领力。

  “大项目是产业火箭的助推器!” 从宁乡的锂电材料巨舰到岳麓的氢能引擎,长沙正用百亿级投资浇筑新能源未来。

九游官网入口:绿色革命!长沙产业澎湃新动能@湖南日报(图2)

  中伟集团旗下位于宁乡经开区的湖南中伟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占地1008亩,是长沙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领域的核心旗舰项目,目前已建成年产能10万吨新能源材料智能化生产车间、科研楼与研发车间以及配套的水循环处理和金属资源循环车间。该项目有效承接新能源电池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市场需求,发挥产业龙头集聚效应,推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群化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区域新能源产业链生态,为长沙乃至全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2021年,公司成为湖南省先进储能材料行业首家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自此公司产值稳居长沙百亿企业行列,入围“2024、2025全球独角兽榜”。

九游官网入口:绿色革命!长沙产业澎湃新动能@湖南日报(图3)

  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也是长沙新能源版图中的亮点。德赛电池在望城经开区投资建设储能电芯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已于2023年竣工投产,主要生产大型储能电池,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关键支撑。今年7月23日,德赛电池召开了主动安全电芯·系统量产全球发布会,全方位展示其在储能领域的创新实力与战略布局,推出主动安全AI电芯和可提前预警的主动安全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了从“事后灭火”到“事前预警”储能安全的本质性突破。主动安全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行业迈向主动安全新时代。杉杉股份、长远锂科等电池材料企业也在长沙布局生产和研发基地,形成从锂矿提取、电池材料到电芯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长沙还吸引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电池等新能源材料龙头投资建厂,为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配套支持。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长沙新能源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形成整车、电池、电机、电控及充电设施全链条协同发展的格局,直指万亿产业规模。

  技术破壁:推动实验室创新“流”向流水线长沙市新能源汽车(含燃油车)产业创新生态发展活动在雨花经开区举行。在校企合作签约环节,湖南大学与湖南晓光汽车模具、中南大学与湖南普斯赛特光电、吉林大学长沙汽车创新研究院与湖南金润电液控制系统分别达成合作,将围绕汽车模具研发、半导体光器件应用等方向开展联合攻关,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在氢能源和储能前沿领域,长沙同样积极布局。岳麓山大学科技城聚集了一批氢能研究机构,研发新型燃料电池催化剂和膜电极材料。长沙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已在公交车上示范运行,实现长寿命、高功率输出。储能技术方面,长沙高新区企业研发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成功应用于电网调频项目,为大规模储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这些技术创新成果纷纷奔出实验室,在长沙的工厂和应用场景中崭露头角。

  当橘洲的电动观光巴士静音滑过岳麓书院,当光伏幕墙在梅溪湖畔反射朝霞,长沙人正用绿色科技重构“山水洲城”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