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今天咱们的新闻又被一则“工业事故”刷屏了:没错,河北一家化工企业的煮洗釜爆炸事件,直接带走了五条鲜活的生命。
据央视新闻消息,5月31日,河北省武邑县应急管理局发布通报:5月30日18时30分左右,武邑县一化工企业车间发生煮洗釜爆炸。
目前,现场救援工作结束,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无生命危险)。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所谓煮洗釜,就是用来清洗或处理化学物质的设备,听起来挺高科技,其实很多小厂还在用上世纪的老设备。
爆炸原因暂时还未公布,而在仅仅三天前,山东高密友道化学有限公司一车间也发生了爆炸事故。事故造成5人死亡,6人失联,19人轻伤。
5天之内,10条鲜活的生命葬身火海,背后是10个家庭的崩塌和泪水。27日上午11时57分,友道化学车间爆炸瞬间,冲击波如巨兽般横扫周边:高压线公里外居民感到明显震感,商铺货架倒塌、幼儿园玻璃碎成渣。
目击者描述:“爆炸声像打雷,窗户哗啦啦全碎了,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农药味!”
吉林一号卫星第一时间响应,于27日16时05分拍摄到当日影像。从卫星影像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此次爆炸较为严重,该工厂附近建筑已完全损毁,周边楼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网上视频画面显示,爆炸现场腾起浓烟,厂区内有管道正在向外喷射白色气体,有黄色气体笼罩在厂区内。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现场大概率发生了(液氯)氯气的泄漏,或硝化反应中产生的氧化氮类物质逸出,它们都是黄色的,有毒,现场救援人员难以靠近,容易导致伤亡。
居民家中玻璃破碎,据澎湃新闻的直播(下午约16时许),在中心现场之外4公里左右,有楼房的窗户受到爆炸冲击变形、玻璃破碎。
这张是无人机图像截图(上北下南),在细节上更清楚一些,可以看到南侧道路上停放的7台消防车。红框处有黄色烟雾,可能是液氯气罐。
居民最怕的不是烟,而是看不见的污染。有人用湿毛巾捂着鼻子逃离,有人回家后扔掉了全部的蔬菜和饮用水,不是怕过期是怕吸了毒。
但救援并不顺利,现场高温不退结构坍塌严重还有二次爆炸的风险。“你不知道哪一块地面下埋着泄漏的气。”一位救援人员说“每一步都像踩雷。”
最揪心的是6名失联者的下落。有人可能被困在车间钢筋水泥之间,有人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但搜索不能停哪怕只剩一丝希望。
企业方面呢?友道化学成立于2019年看起来年轻,其实背后纠纷不少,近三年它因“未如实记录安全培训”等问题被处罚。
听着是不是有点耳熟?类似的锅,青岛某供应链公司也背过纸面合规,执行走样。
根据政策山东省早在2020年就出台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要求企业建立“风险分级管控”系统,但说实话很多中小型化工企业要么没钱,要么没心,执行得有一搭没一搭。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几年类似的事故,九游官方入口2019年江苏响水“3·21”爆炸78人死亡,2022年河南顺达“1·14”中毒事故4人死亡,2023年辽阳某化工厂爆炸数十人伤亡。
这些事故归结起来有三个共性,自动化控制不足、特殊作业审批流于形式、员工培训浮于表面。说白了人干的活儿靠经验,机器该管的事全靠运气。
国家也不是没动过线年全国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目标是“淘汰落后产能、清理不合规化工园区”。九游官方入口
从武邑到高密,事故像是复读机一遍遍响起“教训”两个字。可光有教训不学不改下一次就还得是“我们”,这场爆炸不是个别企业的灾祸,而是整个行业转型中的一道深疤。
公众在等待真相也在等待问责,但更深层的期待是那句老话:“安全生产不是红线,是生命线。”
技术可以升级,制度可以加码,但若疏于执行,一切就只是纸上谈兵。你觉得呢?化工安全的突破口,究竟在哪儿?